
11月6日公赢网配资,联合国通过第2799号决议,决定将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从“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制裁名单中移除。由美国起草的决议草案获得14票赞成,中国投了弃权票。


艾哈迈德·沙拉就是推翻巴沙尔政权的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朱拉尼是他的化名。
那么,中国为什么不直接一票否决,美国又为什么在这件事的推动上如此积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指出:
安理会应当充分考虑叙利亚反恐和安全形势、有关调整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统筹考虑叙利亚长远利益和现实需要,妥善回应有关各方合理关切,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慎重作出决策。令人遗憾的是,刚刚付诸表决的决议草案未能体现上述原则和精神,中方不得不投下弃权票。一段时间以来,安理会成员就决议草案进行了多轮磋商。本着对叙利亚和叙利亚人民负责的态度,中方积极参与磋商进程,同不少成员一道对反恐问题,特别是踞叙外国恐怖作战分子问题表达合理关切,并提出不少建设性的修改建议。然而,提案国并未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安理会成员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为服务自身政治议程,强行推动安理会采取行动,中方对此表示遗憾。

这里由于篇幅原因,无法全文引用傅聪大使的讲话,但中方的观点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我们不赞成该项决议公赢网配资,是因为艾哈迈德·沙拉领导下的叙利亚过渡政府没有与盘踞在叙利亚的各路外国恐怖作战分子团伙,尤其是“东伊运”做切割。
“东伊运”的全称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进行活动的典型恐怖组织,也是基地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2年就上了联合国认定的恐怖组织名单,也是中国公安部2003年12月第一批认定的四个“东突”恐怖组织中的一个。
这是我们对于将艾哈迈德·沙拉移出制裁名单的决议投弃权票的原因之一,中国始终将叙利亚过渡政府是否切断与“东伊运”等恐怖组织的一切联系,视作发展对叙关系、提供对叙支持的重要前提。
艾哈迈德·沙拉本人曾经与这些极端组织有复杂关联,这肯定会引起我们的担忧,他未来将做出何种决断,我们必须要听其言观其行,所以我们投了弃权票而不是一票否决。

这是一个高度务实的决策,既明确表达了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对叙利亚过渡政府反恐力度、态度的担忧,也不反对叙利亚人民为重建国家所作出的努力,更为将来与叙利亚相关各方进行对话留下了空间。
总而言之一句话,打击恐怖主义是叙利亚开展国家重建的基础,叙利亚在未来能否切实履行其反恐承诺,特别是针对“东伊运”的打击力度和实际效果,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叙政策。
那么第二个问题,美国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如此用心?很简单,无利不早起。
地缘政治上,美国谋求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是笼络对伊朗持负面态度的艾哈迈德·沙拉新政权,防止叙利亚再次成为伊朗的代理人和反以先锋。
叙利亚前巴沙尔政权曾是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的关键一环,美国希望通过解除制裁,将艾哈迈德·沙拉拉入己方阵营,从而显著削弱伊朗的影响力,这是其一,其二,为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铺路。
有观点认为,特朗普希望重拾第一任期推出的《亚伯拉罕协议》,加大力度改善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的关系。
在通过海湾国家推动《亚伯拉罕协议》受阻的情况下,特朗普可能采取迂回策略,将叙利亚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口,因为艾哈迈德·沙拉亟需解除针对叙利亚的制裁以获得外部支持来进行国家重建,而且他没有太多民族主义包袱,作出妥协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另一方面,除了宏观战略,美国在叙利亚也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考量,首当其冲的就是为美企进入叙利亚扫清障碍。
美国取消制裁将解冻叙利亚的国际资产,使外国企业能重新进入建筑、能源和贸易等关键领域,这为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国际资本进入叙利亚市场,瓜分其战后重建这块蛋糕扫清了障碍。
此外,美国觊觎叙利亚的石油资源由来已久,控制和掠夺石油资源,是美国频频发动对外战争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美军在叙利亚的种种行径,清楚地表现出美国外交和军事政策背后的资源导向。
一旦解除制裁,美国与叙利亚石油产品的相关交易可能就会立即获得许可,这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从经济上控制叙利亚的战略资源。
强行推动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进行战略收缩与重组的一部分,核心目标是以更灵活的方式维护自身影响力,同时削弱对手,并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
傅聪大使指出决议草案“服务于提案国自身的政治议程”公赢网配资,正是对美国这些复杂动机的高度概括。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